今天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学院新闻 >

武汉大学生“复活”工业遗迹,人们逛着街就“穿越”回老钢城

时间:2025-07-01 13:5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通讯员:汤颖枫)在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有着这样一句话:“设计的课堂,永远在课堂之外。”该校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陈倩倩,便用一场与青山正街的“双向奔赴”,诠释了这句话的意思。从学科竞赛到街区设计,再到城市文旅,她和同学们在专业实践中参与了武汉城市公共景观的实景设计项目,将“大武汉”的历史故事、传统技艺等融入街区环境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奔跑”体验。


“奔跑吧·艺术青年”城市街区创意活动

用设计唤醒沉睡的街区
       青山正街承载着武汉的历史记忆与工业文化,“青春智绘‘金角银边’”城市更新设计大赛启动时,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与环境设计的“跨界组合”,陈倩倩和团队成员一头扎进这片承载着武钢记忆的文化街区。“第一次走进斑驳的老厂房,生锈的管道、布满灰尘的操作台,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陈倩倩回忆。白天她们拿着激光测绘仪丈量每一寸空间,晚上在工作室用3D建模软件“复活”这些工业遗迹,她们提出“工业元宇宙”概念,将废弃车间改造成沉浸式体验馆,游客戴上VR设备就能“穿越”回钢花飞溅的火红年代,还设计了AR导览系统,一扫描就能解锁老厂房背后的故事。最终,这个充满科技感与人文情怀的方案,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更被纳入青山正街的改造规划。

 
正街街区“工业元素”实景图


陈倩倩团队参与青山正街路演活动

节日灯会点亮文化图景
       作为灯会活动策划团队的一员,她负责将炼钢元素与现代艺术结合,利用数控技术让老厂房的墙面化身巨型画布,投影出钢水奔流、铁花绽放的动态画面;在街道上设置互动灯组,行人走过,脚下便泛起“钢水涟漪”,还能通过扫码参与“溜GAI计划”创意活动;活动当晚正街人山人海,看着白发苍苍的老工人在投影前热泪盈眶,听着孩子们兴奋地讨论“原来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陈倩倩深刻体会到:“艺术不仅是美的呈现,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这场街区活动,让传统节日与工业文化碰撞出独特的火花,也让老街在夜色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节日夜间街区氛围瞬间点燃

奔跑闯关解锁文创新玩法
       “青山正茂,艺展芳华—奔跑吧青山正街”活动,把整个街区变成了大型“实景课堂”。陈倩倩和同学们化身“奔跑吧”青年,开启了一场融合文化与创意的趣味挑战。
       奔跑吧环节,她们将“青山正街”拆解成拼音卡片,藏在老街的砖瓦、招牌中;丢沙包游戏的道具上,印着武钢老照片和炼钢流程图;知识竞答擂台更是创意十足,冶金知识被编成朗朗上口的Rap,引发全场“Battle”;陈倩倩负责的AR互动区最受欢迎:游客扫描特定点位,就能召唤出3D武钢高炉,还能通过触屏“参与”炼钢过程。
       “看着大家笑着、跑着,在游戏中了解武汉钢铁文化,我突然明白,最好的传承就是让传统文化‘潮’起来。”陈倩倩说。这场活动吸引了数千名游客参与,不仅让老街充满欢声笑语,更让工业文化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破圈”传播。

 



师生助推文化街区拥抱青春潮流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们在青山正街完成了一场从技术图纸到公共实景的“设计升级”。艺术设计学院搭建的专业实践平台,就像一档超燃的“创意综艺”,师生既是创作者,也是体验官,既要懂空间设计,又要玩转传媒。如今的青山正街,彩绘墙、光影装置、文创小店,处处都有这群“邮电青年”的印记,师生将文化街区升级为公共艺术,融合科技互动、演艺与数字媒体艺术,将艺术热情蓬勃于创意实践的浪潮中。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部门
导航
  • 人力资源部
  • 党政办公室
  • 党委组织部
  • 教务部、教师发展中
  • 招生就业工作部
  • 学生工作部
  • 团委
  • 智慧学习与网络信息
  • 版权所有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单位地址:中国 湖北 武汉 武昌区 雄楚大道 武汉工程大学   电话:027-87195215、027-87193861  
    电子邮箱:   网站永久域名:http://ys.witpt.edu.cn